马鞍山

当前选择:马鞍山

当前位置: 马鞍山学大教育 > 马鞍山资讯 > 马鞍山

朱李火堰(文化遗产)

来源:学大教育 时间:2016-06-27 17:57:35

中国有很多的非物质遗产文化,这些文化需要我们要了解和保护,只有这样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才能得以流传,下面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朱李火堰(文化遗产),希望大家能够多理解这些文化遗产。

在中国四川省什邡市广济镇的西北面,石亭江上游有一座著名的水利工程叫朱李火堰,右分上堰为朱堰;中分堰口为李堰;左分堰口为火烧堰,入绵竹界。它是李冰继都江堰水患治理之后,晚年带领其子李二郎回什邡“凿瀑口,导洛水”,造福川西平原的又一丰碑。

朱李火堰,取名于朱家桥,李家碾和火烧岩。它们分别都在西山的高景关。远远望去,高景 关绝壁千仞,与对面的云盖山左右对峙,形如一道雄关铁门,名叫“瀑口”。瀑口的山形地貌,酷似都江堰内江的宝瓶口,那滔滔奔流的洛水,进入瀑口飞流直下,分别注入朱堰、李 堰和火堰,流向万顷田畴,流向金堂赵家渡汇入沱江。

在遥遥二000年里,朱李火堰坚如磐石。它经历了大自然的风云雷雨,阅历了人类世代的盛 衰兴亡,而今依然展现共生命的活力,不舍昼夜地潺潺奔流,灌溉着什邡、绵竹十多万亩粮 田,稻麦盈畴,旱涝保收。

据《华阳国志》、《蜀中名胜记》记载: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,从九顶山倾泻而下的洛水( 现名石亭江),给什邡、广汉一带造成了田园冲毁、人畜死亡的惨痛灾难。

李冰时任蜀郡郡守,当他完成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时候,已是银须飘洒的老叟了。但他仍然壮心不已、自强不息、矢志根治巴蜀水患。他跃马扬鞭,从广汉溯江而上,深入高山峡谷,观山势、察水脉,暑来寒往,备尝艰辛。在那些跋山涉水的日子里,他常常:渴饮山泉水 , 饥餐农家粥,云横山无路,下马问征夫。前后历时一年,李冰踏遍了平原北部的山山水水 ,一幅治现洛水宏图,渐渐成竹在他的胸怀了。

“凿瀑口,导洛水”。他写下六个大字。

古瀑口 关山险竣,怪石垒垒 ,蹲踞如虎豹。左边为什邡的高景关,对岸是绵竹的云盖山, 两座山峰对峙若门户。九顶山内流出的两股水流,洛水屈曲流左,章水绕山余右。二水于山 内三河口汇乾河、通溪河水,下注于瀑口。而瀑仅一入山孔道,狭窄成了一个总锁钥。瀑水 奔腾,左冲右突,势不可挡。洪水季节,常为水患。

凿瀑口。 只有先凿瀑口,让出口通畅,才能疏导洛水。于是他大手一挥,治水大军开赴洛水两岸,开山劈石,大战瀑口。不知经历了多少个寒暑,瀑口终于凿通了。可是万民景仰的李冰却积劳成疾,累死在工地 上。高景关有幸埋下英雄的忠骨。

高景关右壁上,刻有一联:“雄峙高景关,保障西偏半壁;分流古雒(通洛)水,润露南亩千 渠”。

高景关下,有大王庙。庙里塑着人民对李冰的景仰,碑文记载着李冰的功绩。

殿内神幔高悬,香烟缭绕,每年岁修或社日,万民叩拜。

后城山原有后城治庙,相传李冰在这里成仙飞升,后人立庙,全是为了纪念李冰。甚至洛水镇,甚至巴蜀大地许多地方都有供奉李氏父子的川主庙。巴蜀儿女子子孙孙都记 着李冰的名字。

现在的古瀑口,赖李冰积众力凿通后,原在瀑口的沉潭(名白鹤潭),已设平渠,蓄聚江水 。 然后右分上堰为朱堰;中分堰口为李堰;左分堰口为火烧堰,入绵竹界。水量的分流量什邡 为七、绵竹为三。这种三七分水,令现代水利专家叹为观止。

历史演变

建国后朱李火堰又名前进渠。

朱李火堰,创建历史悠久。早在公元前277年,秦灭蜀后,秦昭襄王以李冰为蜀守,创建都江堰,随即“导洛;通山。洛水(今石亭江)或出瀑口,经什邡,与郫别江会新都大渡(今金堂赵镇)”,“皆灌溉稻田,膏润稼穑,故蜀川又称郸为膏腴,绵洛为侵沃(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)”。李冰导洛实施了两项工程,一是在高景关开凿瀑口,修筑“洛堋”,“人字分水”,以溉稻田;二是疏导洛水主河床,以利行洪减灾。其时,“在高景关下右分一支为朱家堰,再分一支为李家堰(《什邡两千年·高景关全景石砚》2002年7月版)”。明代万历年间(1573-100年),绵竹县在石亭江高景关外象鼻山“烧山钻石,开凿堰口”,修建火烧堰(民国《绵竹县志》卷3),始形成朱、李、火三堰并存布局。早期工程为鱼咀分水,竹笼卵石结构。清嘉庆元年(1796年),改设平梁分水,以“方正石”砌筑。新设平梁(后称大平梁),总长十八丈一尺二寸五分〔约合 60.42米),其中朱堰长七丈二尺五寸(约合24. 17米),李火二 堰长十丈八尺七寸五分(约合36.25米)(民国二十六年一月《石亭江灌溉区整理工程计划书》)。自清康熙末年开始, 由于地方封建势力操纵,什绵两县或因调整分水比例,或因深淘引水堰口,或因擅自横江筑堰,纠纷频仍,官司不断,乃至持枪相对,仗势作为,“争水涉讼,积案如丘”,平梁工程几经被损。民国二十三年(1934年)六月二十三日,“甲戌水灾”;大平梁及丁丁猫鱼咀(李堰进口)等全被冲毁。民国二十四年(1935年)安设李、火二堰分水平梁,当年即被洪水冲毁。民国二十五年(1936年),省水利局派员监修大平梁,并在什邡永兴(今洛水镇)朱家桥成立朱李火堰工程管理处。平梁工程于次年四月竣工,六月再度被洪水冲毁。于是,省水利局当即委派任重为工程管理处处长,全面负责工程查勘、设计、施工及分水事宜。大平梁修复后,“朱堰河口(仍)定为三丈二尺(约合10.67米),火堰河口(仍)定为三丈(合10米)”。分水比例,沿袭清制,什邡七成,绵竹三成。之后,什绵两县各制一“高景关全景石砚”,以此遵照并作纪念(《什邡两千年·高景关全景石砚》2002年7月版)。建国后,四川省人民政府对朱李火堰的工作十分重视,多次派员充实其领导,进一步加强对渠首工程和灌区用水的全面管理。至此,什绵两县旷日持久之水事纠纷终告结束。1950年,什邡将朱、李二堰合并居右,绵竹火堰仍留居左。1962年,三堰合并自大平梁引水:中为大平梁(潜坝),左堰口至二郎庙陈、赵、王、辛四村官堰,即1、2、3、4支渠分水总口为北干渠;右堰口至青咀山朱(后改建为大寨渠)、李(后改称为先锋渠)二堰分水口为南于渠。年末冬修时,在大平梁上装笼作埂,次年春灌后,让其自然冲毁。左右堰口(小平梁),以木板梁调节水量。1955年,人民渠第三期工程建成后,根据两县实灌面积调整分水比例为:什邡60%,绵竹40%。

经过建国后三十余年的运行,前进渠渠首工程虽然随着管理水平的提高而有所改善,但维持古堰现状,特别是年复一年的过重的维修负担,已不适应防洪、灌溉和现代管理工作的需要。北干渠借用近两千米的天然河床输水,冲刷、淤积并存,渗漏损失严重。1981年“七·一三”洪水后,渠首工程及北于渠遭受严重破坏。为此,人民渠管理处决定对整个工程进行必要的调整和重点改造,其方案是:

1、封闭原北干渠进口,利用南干进口和大平梁(潜坝)构成总干渠进水口。

2、废除原北干渠,在南干渠左岸1+460千米处新开一引水渠,渠末建一倒虹管穿越石亭江河床,将水直接引至北干各支渠分水总口。引水渠长60米。底宽4.5米,比降5‰。倒虹管为内径1.5米的钢筋混凝土预制管,三管并列,总长250米,跨径246米。倒虹管进出口均设3×1.5米潜没式钢质平板闸门,手电两用螺杆启闭。进口闸底高程为685米,出口闸底高程为684.674。新建倒虹管设计流量 10方米/秒,校核流量18立方米/秒。

3、在原金相寺泄洪闸右下建一沉沙池,池长200米,底宽12米,以使新建倒虹管不致淤塞,干渠引进水质符合灌区工农业用水要求。

4、在沉沙池末建一单孔6米跨开敞式钢质弧形闸门,以控制总干渠引进流量。

5、在总干渠末,北干引水渠口,即1+460处建一南干节制闸,以调节南北干渠水量。

6、改原金相寺临时泄洪闸为永久性泄洪冲沙闸。

7、整治1+100~l+460总干渠和1+460~1+860南干渠渠段。

渠道工程全部采用四合土砌卵石衬护。改建工程由都江堰人民渠第一管理处设计、上报,1982年10月18日四川省水电厅以川水发〔1982〕农水字第676文号批复,并由人民渠管理处负责组织施工。改建工程于1982年11月10日破土动工,1983年5月竣工。全部工程永久占地 2.5亩;完成土石方9.84万立方米,钉砌方2.29万立方米,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0 .22万立方米;耗用水泥1710吨,钢材16.5吨,木材92.4立方米;工程投劳26.85万工日;投资113.49万元,造价110.79万元。1996年冬,又由国家投资100余万元,将原大平梁改建为拦河坝。改建后的渠首工程,运行至今,情况良好,主体工程安全可靠。

前进渠现有支渠6条,总长48.4千米;斗渠266条,总长106.8千米;干渠上有小水电站两座,总装机1070千瓦。随着水利体制“转轨变型,全面服务”的进一步深化,以及人民渠科技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,工程配套日臻完善,灌区效益稳步增长。古堰新姿前进渠,正以自身优势为灌区经济腾飞提供着强有力的水源保证。人民渠乘改革东风加速发展,前进渠借发展之机阔步前进。

朱李火堰(文化遗产)是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的,中国的文化遗产需要大家去了解,更多的文化遗产介绍请登录学大教育网查阅。

相关推荐
热点资讯
热门话题